[Ranan] 刺繡長版風衣/ SALERND1510353S1

京友禪 型染 小收納盒 NAMI/ 色

[cecile] 和晒床墊/ 2016年春季新商品,​ 生活雜貨,​ 創意雜貨,​ 便利

看到 [Ranan] 刺繡長版風衣/ SALE JSHOPPERS 即尚網提供豐富的商品種類,且價格基本同步日本,

發現 [Ranan] 刺繡長版風衣/ SALE CP值真的很高!

網路買 [Ranan] 刺繡長版風衣/ SALE 最方便,商品一律從日本直送, 將高品質的日本商品以實惠價格快速配送至海外120個國家,從最新女性流行服飾、童裝、

發現了 [Ranan] 刺繡長版風衣/ SALE 好物在JSHOPPERS 即尚網特價,各種男士襯衫、安心的日用品、便利優質雜貨質好又便宜詳細看看!



有以下好多優點







● 材質: 聚酯100%,​ (刺繡)(上)人造纖維100%,​ (底)聚酯100%
● 有口袋
● 附腰帶(同布料)
● 商品,​ 因尺寸不同,下擺刺繡的位置可能稍有誤差。
● 建議手洗

RND1510353S1

在JSHOPPERS 即尚網訂購 售價比網拍代購便宜最近又有好康 [Ranan] 刺繡長版風衣/ SALE ,又是中文介面EMS自日本的出貨配送非常快速。



[Ranan] 刺繡長版風衣/ SALE












[Ranan] 刺繡長版風衣/ SALE



● 材質: 聚酯100%,​ (刺繡)(上)人造纖維100%,​ (底)聚酯100%
● 有口袋
● 附腰帶(同布料)
● 商品,​ 因尺寸不同,下擺刺繡的位置可能稍有誤差。
● 建議手洗



上網,看開箱文 [Ranan] 刺繡長版風衣/ SALE .心得文.試用文 [Ranan] 刺繡長版風衣/ SALE .分享文.推薦. [Ranan] 刺繡長版風衣/ SALE 評價.比較.最便宜 ,





● 材質: 聚酯100%,​ (刺繡)(上)人造纖維100%,​ (底)聚酯100%
● 有口袋
● 附腰帶(同布料)
● 商品,​ 因尺寸不同,下擺刺繡的位置可能稍有誤差。
● 建議手洗



圖文引用JSHOPPERS

----------------------------------------------------------------------------------------------------------------------------------------------------------------

科技渴望參與 每日好書推薦





科技渴望參與















  • 《科技渴望參與》






    科學哲學家拉圖(Bruno Latour),曾以旅館鑰匙圈,闡釋科學與技術研究(STS)的問題性:旅館為了讓顧客外出時將鑰匙圈留在櫃檯,一方面得充分告知旅客;此外還得讓旅館進出動線通過櫃台;讓鑰匙圈厚重,不便攜帶;最後還要有拿著警棍修理不守規矩的旅客的警衛。這四種意象分別代表了風俗習慣、基礎建設、市場機制和法律。科學和技術不見得會有個必然的發展方向,社會所做的選擇有重要的影響,而這些選擇都涉及到信念、利益與權力關係。

    科技一般而言很有趣,讓人有如千手觀音般神通廣大,但科技發展卻缺乏觀音的慈悲。而今台灣社會雖然已邁向民主,但還不是多元民眾參與公眾事務的公民社會,科技缺乏公眾檢視及多元競爭的機會而逐漸獨霸、僵化,使科技與權力複合體不斷置社會於高風險之中。因此,STS不僅要求「STS人」積極投入研究,更要求STS人走出象牙塔,嘗試透過社會實踐落實STS知識,邀請大眾共同參與這波瀾壯闊的冒險之旅。

















    • 作者介紹








      編者

      ?

      在建中讀書,很「自然的」選了自然組。聯考選系懵懵懂懂,只盼念個與科技和人都有關的科系。常常對科學背後的問題「想太多」,被科學家朋友診斷為不適研究科學,本天真以為能於科學史哲中尋得真義,但是終究還沒。不斷轉行的我,現在在成大歷史系,手邊的工作除了延續過去研究,另外很大部分與科學知識在台灣普及、教育、溝通有關。簡單說,我是從科學史哲一路亂闖而接觸STS。給STS新朋友的一句話:不必太擔心STS的門檻,切換語言、學科領域雖然得付出代價,但跨界優點不少,至少開拓視野,沿途肯定風光明媚!

      郭文華

      高中念第三類組,以為醫學就是物理化學加生物。大學進醫學院,老師告誡他醫學不能是「科學」,而是生活藝術與人情世故。在一連串的疑惑下他停下腳步,想從歷史裡尋出醫學的來龍去脈,卻在因緣際會下栽進科技與社會的奇幻世界,從清華大學到麻省理工學院,從西方到東方,用科際整合的眼光重新審視他既熟悉又陌生的當代醫療。現服務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與公共衛生學研究所,從事當代醫學與社會的教學。

      林宜平

      我喜歡說話,也愛寫作,在日常生活裡常常有許多感想,不過個性有點懶惰,約會經常遲到,寫作也需要督促。在就讀台大公共衛生博士班期間,透過虛擬社群進入科技與社會研究領域,也開始在科學發展月刊輪值撰寫專欄。在本書的幾位作者中,我的作品產量勉強維持「低標」,特色是文章內容都和公共衛生議題有關;而研究方法則包括心理測驗、動物實驗、流行病學、調查訪問。從科技與社會的觀點分析公共衛生複雜的因與果,探究不同的研究方法,是我近年來主要的研究興趣。

















    科技渴望參與-目錄導覽說明








    • 序言走在雨中傅大為

      乖乖分類的目錄

      分類版總導讀,也是乖乖版總導讀陳恆安

      STS閱讀地圖

      展開STS的地圖-為蓄勢待發的冒險家所寫的「非正式」導覽郭文華

      1篇科學的過去與未來

      I 1「科學的過去與未來」導讀陳恆安

      C3通往科技新知的另一條途徑陳恆安

      C6科學像匯率兌換嗎陳恆安

      C11科學中的隱喻陳恆安

      W2長頸鹿遠足到巴黎王秀雲

      W3心肝寶貝只送不賣器官捐贈的文化社會問題王秀雲

      H4蓋座友善的房子舊科技、新思維的勞動實踐胡湘玲

      H5科學巨星的背後胡湘玲

      Q3從香米案看傳統知識的保護許全義

      2篇知識建構

      I 2「知識建構」導讀陳恆安

      G7Oops的藝術穿梭文化,刷新自我的雙語人郭文華

      C4科學媒體化陳恆安

      C5我真是個科學白痴談無知的自我建構陳恆安

      C7煉金術、科學與歷史課陳恆安

      C8教科書外的演化論台灣科普的演化論爭議陳恆安

      C9我們到底需要哪種科技知識陳恆安

      C10瀕臨絕種的生物系陳恆安

      B1知識生產與學術評鑑陳政亮

      W10神奇美麗與庸俗醜陋之隔也談幹細胞研究的相關問題王秀雲

      3篇科技、日常生活與公民參與

      I 3「科技、日常生活與公民參與」導讀林宜平

      G1我要我的STS科技與日常生活郭文華

      H6生命終結的自主權菁英共識vs.民意決定胡湘玲

      S3肥胖遺傳?還是生活習慣張淑卿

      S4專業知識、利益與維他命產業張淑卿

      S5生活的有機,有機的生活張淑卿

      Y4阿拉伯的勞倫斯與機車安全帽林宜平

      D1為什麼環保冰箱不在我家羅志誠

      X1科技就是風險林崇熙

      4篇資訊社會

      I 4「資訊社會」導讀郭文華

      L9從使用的觀點看科技與戰爭李尚仁

      G6在反恐與神風之外戰爭論述與科技社會郭文華

      J1戰爭、媒體與科學人談凱利博士事件陳世榮

      Q2科技資訊的流通與管制︰美國經驗許全義

      Q1資訊的經濟觀察許全義

      Q4發明不只是發明無線電報的故事許全義

      H3誰的「生命藍圖」後基因體時代的蛋白體學胡湘玲

      Z2交付身體的私密生物特徵、指紋資料庫風險周桂田.張淳美

      5篇標準化

      I 5 「標準化」導讀郭文華

      G3萬物為我的註腳現代化、標準化與感官郭文華

      G4現代社會的韻律與時間郭文華

      G5遲到不遲到時刻的文化感知郭文華

      W5自然與社會的交集統計學的歷史王秀雲

      G9標準鍵盤在科技與社會中擺盪的人間尺度郭文華

      G8忘了寫字,還是忘了拼字鍵盤和語言學習郭文華

      S2走過不同時代的標準體重與身材張淑卿

      C1你才不正常正常與偏差的歷史與文化觀察陳恆安

      L2數字不一定會說話科技風險評估的盲點李尚仁

      W4及早發現及早治療什麼預防醫學的倫理迷思王秀雲

      L1老大哥在看著你監視攝影機的使用與濫用李尚仁

      6篇醫療

      I 6 「醫療」導讀郭文華

      C2以科學之名塔斯克吉梅毒研究陳恆安

      L6偏見,未經實驗排華風潮與康德黎的痲瘋研究李尚仁

      S1孩子的黃卡對台灣幼兒預防接種的觀察張淑卿

      W9神奇一針掩蓋的技術網絡談子宮頸癌預防王秀雲

      G2醫藥標準化商業利益與國家主權折衝下的身體郭文華

      L8工商社會的「文明病」史李尚仁

      Y1從A到E人格特性與心血管疾病林宜平

      L11虐童如何成為醫療與社會問題李尚仁

      F2倉皇奔逃中的白袍醫師從醫療糾紛到醫療體制傅大為

      L7醫師的「雙重忠誠衝突」從美軍虐囚事件談起李尚仁

      H7捐腎大秀胡湘玲

      7篇性別,無所不在

      I 7 「性別,無所不在」導讀林宜平

      L10讓男性避孕藥成為可能李尚仁

      W6熊寶寶考古學自然、公民與道德、及性別王秀雲

      W7身體、心理?還是基因科學與同性戀王秀雲

      W8生命的定義與戰爭墮胎與生育自主王秀雲

      Y3窺看美國從中城研究、蓋洛普調查到金賽報告林宜平

      8篇技術與實驗

      I 8 「技術與實驗」導讀陳恆安

      L3生物科技能解決糧食問題嗎科技決定論的盲點李尚仁

      L4神奇療法或巧合誇大血清療法的早期爭議史李尚仁

      L5英國基因改造作物爭議李尚仁

      W1美麗新嬰兒王秀雲

      H1小孩子與小猴子談動物實驗胡湘玲

      H2恐怖分子就在你身邊談生物檢測胡湘玲

      Y2古堡裡的老鼠從氯乙烯到電磁場的健康效應研究林宜平

      Z1基因改造螢光魚風險評估與科技政策周桂田

      附錄︰渴望無限

      A1STS的世界瞭望站(教學篇)國外的「科技與社會」課程呂維理

      A2STS的世界瞭望站(研究篇)走尋STS的浮雲遊子林宗德、鄭芳芳、陳嘉新、郭文華

      A3STS的台灣歷程王文基

      A4更了STS的小書單郭文華、王文基

      A5STS網路資源補給站陳恆安、郭文華、林宜平



















    分類版總導讀,也是乖乖版總導讀

    陳恆安

    不知道是誰先提起,總之分類版就被編輯們暱稱為乖乖版。所以這篇就是乖乖版分類總導讀。不過,與其說導讀,不如說是編輯給讀者的說帖,解釋編輯的葫蘆裡到底想賣什麼藥。

    我們做的充其量只是從現有文章中歸納出幾個類項,這樣的分類根本無法全面關照STS學科的核心論點。我們深知這樣的類別選定掛一漏萬,必然引起爭議與批評,但是我們另外有企圖。乖乖之所以乖乖,是因為類似的分類目錄為讀者最熟悉的編輯型式,通常大家翻閱新書,不總是從目錄下手,初步為此書定調。文章各從其類這個「熟悉」的感覺,正是我們企圖喚起讀者的印象,目的在於對照我們並陳的動感地圖版,以及陽春型流水號編排版。編輯希望,同樣文章不同類型目錄的呈現,能夠引起讀者好奇甚至反感,進而打破(希望啦!)讀者因特定目錄而對書本內容產生的固定圖像。因為,我們心目中的STS知識不是套裝軟體,請讀者千萬不要照單全收。這本書不是bible〔聖經〕,沒有預設標準答案,它或許是地圖版導讀中說的壯遊地圖;也或許像超市購物指南,想吃冷的、熱的、鹹的、甜的,任君挑選。

    雖然乖乖版分類不足以涵蓋所有STS研究的核心概念,不過多少反映了部分重點,因此導讀還是得稍微介紹一下。

    「科學的過去與未來」希望以科技史的角度切入科學與技術研究議題。科技史寫作有許多傳統。一種著重知識與技術體系內在的發展理路,另一種偏重探究此知識與技術體系如何受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等因素影響;前者一般被稱為「內史」取向,後者則是「外史」研究。近年來,一些學者欲打破此內外之分,提出「以當代為導向」(present-oriented)科技史研究。「以當代為導向」並非「以當代為中心」(present-centered),也就是說,研究者並不預設當代科技成就是歷史累積的高點。研究者無意撰寫邁向當代科技高點的光榮成功史。簡單說,歷史不會是偉大科技成就與科技巨人成功的註腳,更不是為其服務的「婢女」。打破內外之分的科技史,提供STS研究許多歷史洞視,無論是在台灣或國外,可以發現這兩個領域的命運緊密相繫。從國內清華大學歷史所裡的STS組的設立,以及國際「科技史協會」(History of Science Society)與國際「科學的社會研究協會」(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4S)聯合舉行年會,便可知一斑。

    從歷史案例中,研究者描述科技如何與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物質條件等因素互動,進而成為我們所熟知的體系,互動與過程或許就是「知識建構」單元所想傳達的重點。在台灣,「建構」兩字可能因為「建構式數學」惹了一身腥,不過「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是STS的核心概念,在此不能不多花些篇幅介紹一下。根據希斯蒙都(Sergio Sismondo)在《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群學,2007)中提到,社會建構論提出三項假設,即:科技是社會性的(social),科技是動態的(active)建構隱喻活動,科技並未提供一條從自然出發的直通途徑,導出人們對於自然的自然觀點。總之,科技產物本身並非自然的。這是建構的基本性質。

    STS的文章中常會跑出一些與社會建構理論相關的字眼。順帶在此說明。首先是「技術的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y, SCOT)與「技術的社會形塑」(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SST),SCOT與SST都不再以技術物(Artifacts)本身為研究重心,也不再支持技術決定論,而更有興趣探索參與技術物發展的社會群體如何形塑或呈現這個技術物。另外,還有「科學的社會研究」(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SSS),泛指以社會學為基礎,輔以歷史、人類學、經濟學、政治學等,研究作為一整體的「科學」研究領域。最後,再提一個被稱為愛丁堡學派的「科學知識的社會學」(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SK),關注自然科學知識內涵與社會條件的關係。因此後面提到的「實驗室研究」,雖然具有人類學田野研究的色彩,但也因探討微觀社會條件與知識生產的關係,也歸於SSK概念之下。

    首次將STS這個名詞引進台灣的應該是科學教育界。以中小學科學教育來說,大致希望學生能以日常生活的問題為中心,從身邊的現象切入科學學習,許多類似「廚房物理學」這樣的課程與教材便具有科教STS的色彩。不過我們現在所談的STS,雖然也鎖定科學知識與社會的關係,但是角度與目的卻很不一樣。簡單來說,具有人文社會批判的STS,將「科學技術」視為一套知識與操作體系,透過揭露系統運作模式,反省這些過去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科技黑箱。讀者從「科技、日常生活與公民參與」單元便可發現,沒有任何一篇企圖幫讀者認識特定的科學理論或技術細節。另外,這個單元還蘊含一個相當吸引人的領域,也就是公民對科學的認知與參與。包括:專家知識與「外行人」(非占有學術編制的就是外行人?) 知識之間的關係,民眾與科技知識的關係,民眾如何參與或介入科學知識生產或科技政策的問題。

    資訊技術於1950年代成型,1970年至1990年間發展迅速,大有掀起「資訊技術革命」之勢。「資訊社會」關注的,並非只是「資訊」(information)的紀錄內容或形式本身,而是「資訊」與「知識」,以及其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當代社會許多資訊透過網路化傳輸流通,網路跨國界、跨文化、跨種族等特質似乎許諾一個公平取得資訊的未來,不過知識經濟體系仍是在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邏輯下運作。我們如何擺脫garbage in garbage out,或者克服因資本、法律等因素取得資訊與知識,是資訊社會學或STS談論資訊社會的方式。另外,「資訊」(information)以及相關的「程式」(program)、「密碼」(code)等概念,也成為一種隱喻,當代生命科學中沒有這些概念已經無法想像,例如遺傳程式與遺傳密碼。這種因資訊科技對社會的影響,也是本單元想提出的觀點。

    「標準化」(standardization) 似乎意味效率、普遍與正確。許多年輕人喜歡去打工與消費的麥當勞,大概就是落實標準化的最佳案例之一。麥當勞將工廠生產線生產方式引進餐飲業,將中央廚房供應食材、設計菜色、顧客進門禮儀、點餐 (薯條要不要加大?要不要??)、上菜等步驟標準化。每個職員,負責物流的負責物流,負責中央廚房的負責中央廚房,各營業點負責點菜的、炸薯條的、裝填漢堡的、打掃的、夜班清掉沒賣完食物的,各司其職。看似效率的標準化背後,其實是公司不需要聘請專業大廚,只需僱用稍加訓練的工讀生或職員便能完成標準化操作程序。因此勞動人員的薪資不高、替代性高。公司即使賺大錢,裝填漢堡的勞工還是時薪計酬。

    科學其實也有這樣的現象。在「實驗室研究」單元,可以看到實驗室追求未知,具有不確定性以及在地的局部特徵。如果這樣,科學為什麼還能擁有「普遍性」?答案就在「標準化」。科學典範(paradigm)之下,科學問題、使用工具、實驗方法,以及何謂可接受的結果都被標準化了。標準化,使實驗室知識從單一發源地擴及實驗室外,實驗室化的權力關係影響生活世界,使其成為「實驗室化的世界」,以致學者宣稱:「給我一個實驗室,我將舉起全世界!」(《科技渴望社會》,群學,2004,頁220-263)

    「醫療」與社會相關的議題一直以來便是STS的核心之一。台灣STS社群不僅學術研究,教科書撰寫或落實於社會行動也都已有相當成果。從國內最重要的STS資訊流通平台「台灣STS虛擬社群」中的醫療討論區,我們多少可以嗅到醫療與STS議題相當熱門。也正因為如此,編輯在此便不多解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2008年出版的《醫療與社會共舞》。

    在台灣STS社群中,「性別」議題相當熱門;其他議題,例如工程倫理或技術哲學等與技術相關的,便較少人觸及。這或許是台灣性別研究發展歷史較久,社群活動積極有關,可以說是台灣STS的特色。女性主義早已區分作為生物特徵的「性」(sex)與由社會所獲得的「性別」(gender) 功能。近年來STS相關研究發現,生物性特徵的概念,其實一點也不「自然」,而是基於社會對身體的知識發展而來。STS最著名的例子便是Londa Schiebeinger(1993)〈「獸」何以稱為「哺乳」動物〉(Why mammals are called mammals?)。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科技渴望性別》(2004,頁21-76)。

    編輯希望藉「技術與實驗」這個單元介紹STS研究一些與實驗或技術本質相關的領域,例如「實驗室研究」(Laboratory Study)或所謂不自然的科學與技術(Unnaturaln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實驗證明」這四個字在科學時代具有極高的證據力。不過,實驗究竟是什麼?步驟一、步驟二、步驟三按部就班就能得出結果嗎?一般人熟知的實驗其實都是教學用的實驗,它比較像拳術裡的基本拳套,也像練鋼琴用的哈農或徹爾尼,總之,它是練習用的,為了熟練某些操作,藉以掌握這個學科內涵。如果我們承認科學的目的之一在於追求新知,也公認實驗是重要的方法。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說實驗就是追求未知的方法。不過各位是否想過,面對未知,該如何按部就班?實驗室正是這麼一個地方,一個科學家與不確定性交手的場域。對STS研究者來說,看到的是所謂具有在地局部特徵的「科學的形成」(Science in the Making) 或「行動中的科學」(Science in Action)。也就是每個實驗室之所以能運作,受實驗室人員儀器配置、科學理論、操作技術、研發目的、經費來源、實驗室文化等等因素的影響。

    即使是「乖乖」分類,讀者應該還是能感受到STS跨越傳統學科界限的特質,至於如何跨界,就只有請讀者自己邁開大步前進了。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448


    出版地:台灣






















  • 作者:陳恒安/編,郭文華/編

    追蹤











  • 出版社:群學

    出版社追蹤

    功能說明





  • 出版日:2009/2/16








  • ISBN:9789866525087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7831AE689FB0C393
arrow
arrow

    ecoeg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